思政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工作 >> 思政教育 >> 正文

傳承紅色基因·禮敬傳統文化丨經典誦讀分享——第34期

發布日期:2023-06-03    作者:     來源:     點擊:

“傳承紅色基因,禮敬傳統文化”。本期誦讀人是來自曆史學院2021級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的劉暢同學,她給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傳統文化經典書籍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該書是一部文學批評著作,《人間詞話》作于1908~1909年,最初發表于《國粹學報》。《人間詞話》是王國維接受西洋美學思想的洗禮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熔中國古典文學和西方哲學,美學于一爐,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文藝理論體系,影響深遠,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作者用傳統的詞話形式及傳統的概念、術語和思維邏輯,較為自然地融進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其總結的理論問題又具有相當普遍的意義,這就使它在當時新舊兩代的讀者中産生了重大的影響,在中國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間詞話》中的經典節選。

人間詞話(節選)

王國維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

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閑挂小銀鈎”何遽不若“霧失樓台,月迷津渡”也。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金荃》《浣花》,能有此氣象耶?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态。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無大誤也。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内,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緻。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夢見。

王國維根據其文藝觀,把多種多樣的藝術境界劃分為三種基本形态:“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王國維比較科學地分析了“景”與“情”的關系和産生的各種現象,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造境”與“寫境”,“理想”與“寫實”的問題。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主要内容,感謝大家的傾聽。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