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禮敬傳統文化”,本期誦讀人是來自外國語學院,2022級英語口譯專業的淩思媛同學,她給大家分享的傳統文化經典是由明代文學家、政治家宋濂所寫的古文《送東陽馬生序》。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在這篇贈序裡,作者叙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學習的經曆,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自己借書求師之難,饑寒奔走之苦,并與太學生優越的條件加以對比,有力地說明學業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觀努力,不在天資的高下和條件的優劣,以勉勵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讀書環境,專心治學。
本期重點給大家分享《送東陽馬生序》的第二段。
當餘之從師也,負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烨然若神人;餘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選段的大意是這樣的:
當我外出求師的時候,背着書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峽谷之中。隆冬時節,刮着猛烈的寒風,雪有好幾尺深,腳上的皮膚受凍裂開都不知道。回到學舍,四肢僵硬動彈不得。服侍的人拿着熱水為我洗浴,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來。寄居在旅館,店主人每天供給兩頓飯,沒有新鮮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學舍的人都穿着華麗的衣服,戴着用紅色帽帶和珠寶裝飾的帽子,腰間挂着白玉環,左邊佩戴寶刀,右邊挂着香囊,光彩鮮明,像神仙一樣;我卻穿着破舊的衣服處于他們之間,但我毫無羨慕的心。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情,所以不覺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學的辛勤和艱苦就是像這個樣子。
縱觀整篇文章,作者對自己求學經曆的描寫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從借書之難,寫自己學習條件的艱苦。第二層從求師之難,寫虛心好學的必要。第三層從生活條件之難,寫自己安于清貧,不慕富貴,強調隻要精神充實,生活條件的艱苦是微不足道的。第四層總結由于自己不怕各種艱難,勤苦學習,終于學有所成。全文結構嚴謹,詳略有緻,用對比說理,在叙事中穿插細節描繪,讀來生動感人。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主要内容,感謝大家的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