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活動 >> 正文

“毓秀史學講壇”:中國近代經濟地理格局形成的機制與表現

發布日期:2020-06-22    作者:     來源:     點擊:

6月12日下午,曆史學院主辦的“毓秀史學講壇”特邀複旦大學曆史地理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松弟教授作了題為“中國近代經濟地理格局形成的機制與表現”的講座,講座由院長肖紅松教授主持,曆史學院師生和校外其他單位的師生共計200餘人次參加了此次線上講座。

随後,吳教授系統闡述了近代經濟地理格局形成的機制。他指出:近代通商口岸出現後,在外來經濟因素的影響下中國進出口貿易産生了十餘倍增長;中國各地區普遍卷入到進商品貿易之中,而進出口貿易結構的變化也推動了國内相應産業的調整與國内市場的擴大;近代輪船、火車、汽車等新式交通工具也來到中國,成為改變中國經濟面貌的重要因素;傳統手工業面向市場進行調适發展,現代工業的興起,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外向化和市場化;近代部分城市性質發生改變,聚落式的行政區域“市”出現;上述因素最終促使了近代經濟巨變的結果。

本次講座師生參與度高,學習熱情高漲,既開拓了學術視野,又提升了科研能力,對于曆史學的學科建設以及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意義重大。

(曆史學院、社會科學處供稿)


Baidu
sogou